20231027日,信誉好的十大网投官网聚学讲堂第二十讲在信誉好的十大网投官网333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外德语系副主任、教育部上外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凯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19世纪殖民主义语境下来华德意志人非虚构性著述中的中国知识建构的精彩演讲。讲座由信誉好的十大网投官网德语系冯晓春副教授主持,德语系黄雪媛老师、余茜老师、魏子扬老师以及德语系本科生、硕士生、翻译系、中文系、历史系的部分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胡凯教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进行了深度解读。胡凯教授将主题“19世纪殖民主义语境下来华德意志人非虚构性著述中的中国知识建构细分为五个关键部分,分别是:为何选择19世纪作为研究背景、殖民主义的本质含义、来华德意志人的身份特征、非虚构性叙述的定义以及为何聚焦于中国知识这一关键词。

  关于为何选择19世纪,胡凯教授从西方对中国知识建构的负面转向、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碰撞与深入接触、中国的西顾改革、德意志历史的特殊性四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解答,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胡凯教授对于19世纪选择的合理性的有力论证。在探讨殖民主义语境时,胡凯教授从三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解答。首先,胡凯教授运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的结构和共有知识进行剖析;其次,胡凯教授提及了我们较为熟悉的东方主义观点;最后,胡凯教授还关注到了文明布道的使命。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胡凯教授对于殖民主义语境的全面阐述。至于来华德意志人的身份特征,胡凯教授将之总结为两个特点,一个是书写者身份的多元性,另一个是身份的优先级选择和身份所决定利益的相互影响。为何选择中国知识而非中国形象作为论述对象,胡凯教授提出了他的见解。形象往往具有主观性、表象化等特点,是以立场、情感和审美自洽为特征的;而知识则是系统性、公允性的属真认识成果,是形象的凝练,以逻辑自洽为特征。因此,知识更能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更有利于深入探讨和理解。

  解题之后,胡凯教授为我们展示了“19世纪殖民主义语境下来华德意志人非虚构性著述中的中国知识建构研究成果的三个模块和十个主题。其中,胡凯教授特别深入讲解了两个主题,分别是书写者笔下中国的尊孔传统以及中国的未来之路。在分析书写者笔下的中国尊孔传统这一部分内容中,胡凯教授就孔子的多元身份、作为民族伟人的孔子以及对孔子及其主张的批判性知识建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这两个主题的探讨,胡凯教授为我们揭示了19世纪来华德意志人在殖民主义背景下对中国知识的理解和建构过程。随后,胡凯教授就书写者建构的中国知识的内容和整体面相、中国知识的真实性和知识建构的话语方式、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续航前景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介绍。

  最后,胡凯教授为我们阐述了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他指出,我们需要通过这一研究来探寻西方对中国的偏见的根源究竟在何处,以及他们对我们的错误认知究竟源于何处。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书写者笔下的中国知识建构,但我们能够改变的是主观真实性的判断。因此,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提供足够的替代性书写和反向书写,以重新夺回中国知识建构的话语权。此外,胡凯教授还对同学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他鼓励同学们勇敢地探索、创新,为推动中国知识建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讲座的最后提问环节,德语系学子们纷纷提出了极具深度和价值的问题,展现了他们对学术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胡凯教授对宗教战争的界定、项目研究中涉及的方法论问题以及西方汉学界如何看待雍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答,为在座的师生们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收获。这次问答环节不仅丰富了讲座内容,也为在场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与著名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激发了大家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热情。

  最后,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取得了圆满成功,德语系老师和胡老师亲切合影留念。

撰稿:候佳怡

摄影:郑嘉仪

定稿:冯晓春

信誉好的十大网投官网
信誉好的十大网投官网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